|
|
|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開學典禮致辭:健全即成人,成長即成功 |
http://m.reabo.cn 2024年9月13日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 |
|
華東師范大學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今天在閔行、普陀兩校區(qū)分別舉行,校長錢旭紅在典禮上作了題為《健全即成人,成長即成功》的講話,寄語2024級新生。
健全即成人成長即成功
在2024年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錢旭紅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4年9月13日
親愛的2024級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滿懷喜悅,相聚在美麗的麗娃河、櫻桃河畔,舉行2024年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由衷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向陪伴你們成長的老師、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已過去的暑期和當下,可算作是酷熱之夏與多事之秋。暑期里,你們可能驚異于巴黎奧運會及開幕式,竟能將積極向上、勇敢拼搏與匪夷所思、荒誕滑稽,均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樣在此暑期,為迎接你們的到來,我們一如既往地將“暑假”稱為“暑期”,不停地忙碌于“數(shù)智躍升”校園和建設新校區(qū)等。對于你們的到來,我們既欣喜又忐忑。欣喜于在這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迎來了你們這些充滿朝氣的生力軍;忐忑于我們心心念念創(chuàng)新的校園運行模式和氛圍,能否對接上黨和國家育才的要求,能否對接上你們逐夢的期待。
建設成為引領育人創(chuàng)新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我校今后十年的目標追求。捫心自問,什么樣的英才能夠擔負得起這樣的追求和使命?能指望固步自封、畫地為牢、思想僵化、亦步亦趨、人云亦云的跟隨者嗎?顯然不可能,能夠引領我們前行的只能是善于批判思維、挑戰(zhàn)權威、敢冒風險、獨立思考、勇于體驗的創(chuàng)造者。
要實現(xiàn)目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在座各位能和全體師生一起開好頭、起好步,今天,我以“健全即成人,成長即成功”為主題,分享我的期待,以及我對成才與學習、成才與研究的理解。
第一點,防止早熟,讓人成為人。
近代以來,當我國積貧積弱、百廢待興之時,有人感嘆中華文明過于早熟。可在世界很多地方還處于刀耕火種、茹毛飲血之時,中國早已經(jīng)締造了輝煌的文明;而后我們卻因為人文和科技發(fā)展的不均衡、不健全,孱弱而挨打。歷經(jīng)苦難,如今中華民族終于在改革開放中走向新生,再次繁榮昌盛。
同樣,在你們開啟英才之路、學業(yè)之路時,需要警惕過度早熟和拔苗助長,防止人文和科技素養(yǎng)、思維、精神方面的偏科、失衡。要堅持自由和健全發(fā)展,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如果說,在中小學時代,為了升學就業(yè)、改變命運,為了父母親朋的榮光,不得不急功近利,壓抑于滿眼的分數(shù)、學績點,偏科并早熟,甚至抹去了好奇、興趣、使命和夢想等樸真的光芒,嚴重者喪失了追求卓越或偉大的遐想;那么,此時此刻,你們可以賞賜自己寧靜致遠的片刻時光,思考如何防止早熟、單維度地生長,避免僅僅成為工具,背離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理想。
靜能生慧,忙是心亡。厚基能夠抗震,樹大必須根深。為了給未來人生發(fā)展留下足夠的潛能,你們需要保有必不可少的、自由健全的、暫時眼前沒用的人文藝術和科學技術素養(yǎng)、思維和精神。進而擁有卓越的思維基因,諸如,邏輯與形象、創(chuàng)造與批判等思維,以點亮靈魂,受益終生。
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猶如我們的手、腳、耳、鼻、眉、眼等器官的左右,天然融為一體,手性鏡像、分布對稱。不可分割地擁有這些,你才不會因不當教育而成為精神殘疾,不會成為裂分偏科的“機器”、不健全的人,而會成為幸福樂觀、不易抑郁或苦悶的人,富有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和夢想的人,敢于批判并充滿感恩和關愛的人。
強調你們成為健全的人,并非要你們偏離或忽視主責主業(yè)、學科專業(yè),而是倡導大學科、寬專業(yè)及超學科的精神。學科專業(yè)及課程林林總總、某些甚至立等可用、嘩眾取寵。而那些看似“無用”實則“大用”的核心基礎課程,如數(shù)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它們雖不顯山不露水,卻是支撐前沿交叉研究與長遠競爭力的基礎源頭,因此需要特別傾心,特別用功;A不牢,地動山搖。
第二點,攜手AI,和時代共成長。
青年的校園時光,是當前不覺得,以后常憶起的最可塑的成長期,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篇章。稍不珍惜,后悔莫及。
人的成長不可能完全被設計,但又不得不有所設計。你們過去的成長被父母師長所設計,難免會有偏執(zhí)或壓抑;現(xiàn)在的你們,需要在社會呼喚中設計、成長并主宰自己。自然和生態(tài)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人的成長和成才同樣有自己的規(guī)律。人的成長之路,從不設限唯一正確無誤的答案。每一瞬息的際遇皆由萬千種的可能疊加交織而成,倘若你僅鎖定一個方向、一種機遇,便消弭了無限的潛能,此舉無異于脫離現(xiàn)實土壤,既難達成亦難修正,終使自己屢遭挫敗、常有悔恨。
所以,我建議大家給自己規(guī)劃三種以上的、可能的成長方案,以供過程中不斷修改、融合完善。成長過程中,注意與周邊的互補互動,不斷調整以實現(xiàn)人格和能力的健全。三生萬物,如此你會擁有無限的成長可能。
成長漫漫之路中,難免會遇到數(shù)不清的困惑、困難、困頓,只要你記住,你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碰到類近問題的人,只要你上善若水、從善如流、善用己力、善借他力,取長補短,先賢能從困境中走出,作為后人,你也一定能!遭遇困難,是一個人成長中都會有的必經(jīng)階段。青年人莫心急,不必糾纏于一時一地的得失,未來的廣闊時空就是你今天可以借用的無盡資源,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成長是真勝利。老子講“無棄物”“無棄人”,意指世界上不存在沒用的物體和沒用的人,只是放錯了地方。老子說“善建者不拔”,意指偉大的建造者不需要拔除任何東西,只需就地取材、騰挪時空,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化無用為有用,如此就是最好的“綠色發(fā)展”,就是每個人的“綠色成長”。成長型的發(fā)展,用成長彌補缺陷,用成長消解困難。
你需要熟悉掌握不同的學習、研究與思維方式等,讓自己的工具箱擁有最多樣的“錦囊妙計”。當前,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也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新的工具。2023年,我們提出“數(shù)智人大學”,試圖為每個人打造專屬的“數(shù)智人”“智能體”,陪你學習、伴你成長、幫你試錯、替你探險,讓你在與Al互動、與社會互益中設計發(fā)展自己。一年來,我們“數(shù)智躍升”校園,打造“愛在華東師大”的升級版“AI在華東師大”。借助AI,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尊重每個學生,改革考核評價,變強擾為微擾,如嘗試知識點百分數(shù)考試、思維方式等級考核、考試考核的興趣化、考試考核的無形化等等。你們入學后將會逐步體驗這些變化,這僅僅是開始,以后我們會不斷地晉級迭代提升。
第三點,依道善為,步入成功境界。
只成功不失敗,普天下不存在。有無相生、禍福相依,我們能做的是如何有所準備、把握時機、堅韌不拔、立于不敗之地,在失敗中思考成功,用挫折換取成功,用小勝積累出成功。成功的事實和成功的心態(tài),不是一回事;所以,我強調每個人不要有成功的偏執(zhí),而要有成功的境界。真正的成功不是源自他人的掌聲,而是源自內心對大道規(guī)律的理解和把握,是自我期許、得心應手、自主獨立、進退有度。
善用無為,不爭而成。“無為”深意是“依道善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從人欲而大膽妄為,而是以“四兩撥千斤”的靈巧面對挑戰(zhàn),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不爭中善勝!耙赖郎茷椤辈皇且粫r的自我感動,而是一種持續(xù)的、潛移默化的生活/工作/研究/創(chuàng)造方式。我們應敬畏、謙遜地認知自己是自然和社會規(guī)律的微塵,尊重大道并和光同塵,才能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態(tài)位,不爭而成,逼近“成圣”。
敢于超限,善集大成!學研無涯,簡單的切入口,就是從單學科、單專業(yè)入手。而學科專業(yè)的這種分割,是人為設定。人、事、物復雜多樣,伴隨的問題和挑戰(zhàn)亦是復雜多樣,極少存在單學科、專業(yè)或者行業(yè)問題,極少存在純粹的人文藝術或者科學技術問題,因此為了實現(xiàn)健全、成功的發(fā)展,就得跳出舒適區(qū),不得不超限。近年來,多學科、交叉學科、跨學科、超學科、反學科等概念層出不窮,不斷沖擊人們的腦際,師生們需仔細分辨并掌握其中的內涵,重新審視并重構我們的學習、教育、科研和治理體系。我們需要突破“科學-藝術-工程”的相互邊界和阻隔,將其融為一體,強調學域樞紐、多態(tài)疊加、“大制無割”。我們要建設“未來學習中心”,打破學科專業(yè)的局限,尊重個性差異,讓“四不象”走向“變形金剛”,讓“一專多能”走向“跨界超能”。如此師生共進,相互成就,彼此知遇,再造靈魂,那將是學校幸甚,文明幸甚!
為了更好地助力你們成人、成長、成功,學校建立了“重思維、超學科、智能化”的發(fā)展策略,以實現(xiàn)“教育-科技-人才”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的大學,不能只培養(yǎng)入學選擇的功利者、培養(yǎng)過程的被動者、人生追求的從業(yè)者、就業(yè)機會的消耗者、社會發(fā)展的跟隨者;而應該更多地培養(yǎng)入學選擇的逐夢者、培養(yǎng)過程的自驅者、人生追求的圓夢者、就業(yè)機會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進步的引領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研究要“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fā)力”。剛剛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再次強調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統(tǒng)籌推進,這些都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超越學科的界限、超越時空的局限、超越創(chuàng)新的極限、超越離散知識點的教育、超越單一思維模式和體系,用“最大的原則性+最大的靈活性”培養(yǎng)英才、推動創(chuàng)新,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洪荒之力。
我的致辭到此,謝謝大家!
|
關于華東師范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m.reabo.cn)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