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吉林大學舉行歷史文化學院成立大會暨歷史文化前沿論壇 |
http://m.reabo.cn 2024年12月16日 來源:吉林大學 |
|
以史為鑒,鐫刻往昔榮耀。砥礪前行,再鑄盛世華章。12月15日,吉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立大會暨歷史文化前沿論壇在中心校區(qū)鼎新大講堂舉行。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路寶,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希,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吉林大學歷史系1983屆校友邢廣程,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王勝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李國強,省委統戰(zhàn)部一級巡視員羅立民,吉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洪彬,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宋薇,吉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李云鶴,吉林大學原副校長申晨星、原副校長吳振武,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中國近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原吉林大學校長呂振羽之子呂堅,長春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孫長智,吉林財經大學校長童猛,吉林工商學院校長李寶永,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一級巡視員魏茂義,中集集團副總裁、吉林大學歷史系1991屆校友李胤輝出席大會。會議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邊鐵主持。
大會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會上,播放了吉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宣傳片。
張希宣布學院成立決定和任命決定,曹路寶、李國強、姜治瑩、張希共同為吉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揭牌。
姜治瑩代表學校和張希校長向為吉林大學歷史學科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拓業(yè)先賢和名家大師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吉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成立,開啟了吉大史學建設的新篇章,既是為了致敬先輩奮斗歷史,更是為了發(fā)展吉大歷史學科,既是為了研究優(yōu)秀傳統文化,更是為了履行文化傳承使命,既是為了適應未來戰(zhàn)略需求,更是為了贏得未來發(fā)展先機。要努力把歷史文化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歷史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科學研究高地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陣地。
姜治瑩對新成立的歷史文化學院提出四點希望。希望歷史文化學院站穩(wěn)政治立場,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汲取古今中外史學理論與方法的精華,準確把握國家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guī)律、把握歷史趨勢,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貫穿到歷史學的學術研究、課堂教學、人才培養(yǎng)、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正確的輿論和理論引領社會思潮,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不斷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的歷史學知識體系。希望歷史文化學院扎根中華大地,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聚焦關系大局、關系長遠、關系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將個人的學術研究、學校的事業(yè)發(fā)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有機結合起來,強化理論闡釋,加強學術攻關,為國擔當、為民解憂。要堅定文化自信,在賡續(xù)傳承中固本培元、立根鑄魂;要堅持尋本溯源,在求知求真中傳承歷史、弘揚文明;要堅守人民立場,在回應關切中解疑釋惑、解決問題,在關注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中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形成研究熱點,推動中國歷史研究走向世界舞臺,提升我國在國際歷史學界的話語權,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吉大力量。希望歷史文化學院厚植學術根基,提升學科建設水平。要繼承和發(fā)揚吉大歷史學科的優(yōu)良傳統,整合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古籍文獻、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深耕細作、握指成拳,不斷提高歷史學科的研究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夯實學科發(fā)展根基,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探索歷史學和考古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qū)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國內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發(fā)出吉大聲音。希望歷史文化學院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培養(yǎng)卓越歷史人才。樹立“以史學之專門知識,育史學之全面英才”的理念,勇擔育人使命,培養(yǎng)國之棟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地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健全完善思政工作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通過凝練學科方向、加強隊伍建設、優(yōu)化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機制等多種方式,強化價值引領,加強科教融合、產教協同,培養(yǎng)能夠繼承優(yōu)良學術傳統,具有深厚家國情懷、廣闊國際視野、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培育時代英才、做出吉大貢獻。
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喜平在發(fā)言中表示,以今天為新起點,我們迎來了最好的發(fā)展時機,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全校上下的持續(xù)關注、全院師生的十足干勁、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都將成為我們快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知所從來,方明所往。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世界的變化,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賦予了推動學院高質量發(fā)展新的使命。韓喜平表示,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營造文化榮院發(fā)展環(huán)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積極貢獻下,吉大歷史文化學院必將以堅毅的步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奮力譜寫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歷史新篇章。
李國強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吉大歷史文化學院堅守以史為鑒、傳承鼎新的理念,肩負起歷史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責任,致力打造科教融合發(fā)展的高水平的歷史學研究、教學新高地,培養(yǎng)更多有抱負、有能力、有擔當的史學新人。希望吉大歷史文化學院充分發(fā)揮東北區(qū)域優(yōu)勢,立足中國融通世界,在東北邊疆史、民族史、東北亞史、國際關系史等領域,深挖中華文明歷史智慧,賡續(xù)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提供堅實歷史支撐和文化滋養(yǎng)。希望吉大歷史文化學院把吉林大學老一輩史學家優(yōu)良傳統傳承好、發(fā)揚好,以對黨和人民、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在學術實踐中激發(fā)靈感,在服務現實中增強為人民做學問的家國情懷,自覺投身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洪流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將進一步深化與吉林大學友好合作關系,探索雙方在歷史學、考古學等相關領域合作協同的新方法、新思路,在強化學科融合,促進學術繁榮,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自主知識體系上展現新作為,在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高質量發(fā)展上創(chuàng)造新輝煌,共同譜寫新時代中國史學的華麗樂章。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王奇生在致辭中表示,歷史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與其他專業(yè)不同,它的研究范疇無所不包,涵蓋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隨著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許多年輕學子對學習歷史的熱情也日益高漲。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社會對歷史文化的重視,也體現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民族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吉林大學能夠順應時代潮流建立歷史文化學院,無疑是歷史學界的一件大事,具有深遠的象征意義,也為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歷史人才、推動歷史研究的深入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他表示,歷史學科的建設不僅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文科建設水平,更是一所大學整體發(fā)展的重要基石。期待新成立的歷史文化學院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加大隊伍建設,加強人才引進,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學者投身于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努力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史學人才。
邢廣程校友在致辭中表示,能夠親眼見證母校的歷史文化學院成立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感到無比自豪。相信在新的學院體制下,學弟學妹們能夠獲得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取得更出色的學術成果。他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學院的發(fā)展,為學院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邊疆研究所也將全力配合吉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工作,一起努力把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人類文明史、中華文明史研究好。他表示,歷史文化學院的成立是學校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優(yōu)化學科布局、提升學術水平的重要舉措。希望學院能夠秉承吉林大學的優(yōu)良傳統,堅持嚴謹治學、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李胤輝校友在致辭中深情地回顧了在吉大求學時期的點點滴滴。他說,吉大歷史系培育了我很多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所學知識對日后工作中給予的幫助和啟發(fā),也為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表示,歷史文化學院的成立是學校發(fā)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廣大校友共同的期盼和驕傲。未來,將竭盡所能同廣大校友一道積極為學院的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學校的支持和全體師生、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歷史文化學院必將在歷史學領域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英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國際關系理論家和歷史社會學家、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吉林大學名譽教授巴里·布贊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他與吉林大學歷史系的聯系由來已久,也留下了許多快樂的回憶。吉林大學歷史系的師生思維活躍,他們都在思索如何將歷史和國際關系關聯在一起,引發(fā)了許多有趣的討論,也創(chuàng)造了許多美好的友誼。對吉林的熱情好客記憶猶新,它是連接我與中國的重要一部分。他向新學院致以最誠摯的祝福,希望能繼續(xù)與學院保持聯系。他說,我特別喜歡將歷史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想法,這與世界的文明視閾相符。歷史與國際關系之間的交叉研究前景一片光明,很高興吉林大學將繼續(xù)積極參與其中。
美國著名東亞問題專家、弗吉尼亞大學教授、中國國家友誼獎獲獎者、吉林大學名譽教授布蘭德利·沃麥克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他一直以來都是吉林大學歷史系的仰慕者,尤其是在國際關系和東北亞領域取得的成就深感欽佩。他以兩個基本維度分享了對歷史學的總體思考。他說,首先歷史是公共記憶,而公共記憶不僅是我們當前行動,也是預期未來的參照點。其次歷史是過往的事實,它是過去決策環(huán)境的見證,它記錄了人類行為決策的結果,歷史研究的根本任務便是將這兩個維度關聯起來。公共記憶應該建立在過往事實的基礎上,而過往的事實和經驗教訓應當為當下提供指導。他衷心希望歷史文化學院能夠繼續(xù)發(fā)揚其深厚的學術傳統,開啟新的篇章。
青年教師代表李文玉在發(fā)言中表示,作為青年教師,我們必當以此為契機,將身為人師的崇高事業(yè)理想,與科研工作者的求實探索精神,深刻嵌入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需要之中,嵌入吉林大學文科振興計劃的事業(yè)進程之中,嵌入歷史文化學院壯大圖強的堅定目標之中。堅守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傳承前輩先賢的文脈精神,發(fā)揮青年教師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以崇高的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響應時代號召,承擔歷史使命,弘揚文化傳統,培育國之棟梁。
2021級歷史學專業(yè)本科生代表牛牧遠在發(fā)言中表示,今后在領導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嶄新階段的吉大歷史學科,將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壯大。以國家為根基勇擔使命,憑史學之智慧,促進國家之繁榮;以學科為土壤精研學術,借求索之精神,推動學科之進步;以學校為依托拼搏奮進,以自身之發(fā)展,助力吉大之騰飛;以學院為港灣傾心投入,用奉獻之力量,營造學院之新風;以老師為燈塔謹遵教導,循學風之典范,追尋知識之光輝;以學長為楷模接力奔跑,憑青春之無畏,續(xù)寫歷史文化學院的輝煌篇章。
會上,舉行了“歷史文化發(fā)展建設基金”啟動儀式和“歷史文化發(fā)展建設基金”捐贈儀式,頒發(fā)了歷史學科貢獻獎。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趙國慶,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國興,蘭舍硅藻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吉林大學歷史系八七屆校友張立功,吉林茂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紅楊共同啟動“歷史文化發(fā)展建設基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然代表學校接受蘭舍硅藻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吉林茂輝科技有限公司的捐贈并為捐贈者頒發(fā)證書。韓喜平為申晨星、黃中業(yè)、王少平、寶成關、趙英蘭、程妮娜等6位教師代表頒發(fā)歷史學科貢獻獎。
參加大會的還有部分學界同仁,省內相關單位領導,國內高校兄弟院系領導和老師、史學相關學會領導、歷史學期刊編輯、吉林大學歷史系部分校友,校內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和部分師生以及歷史文化學院全體師生。
當天下午,還舉辦了歷史文化前沿論壇,邢廣程研究員以“中華文明突出統一性的歷史邏輯與當代價值”為題作專題報告。同時,還舉辦了歷史學科發(fā)展高峰論壇、歷史學期刊編輯座談會以及校友座談會。 |
關于吉林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m.reabo.cn)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